找工作究竟“卡”在哪
大学生找工作,究竟“卡”在了哪里?定位不准,求职技巧不足,以及多次碰壁后的自信心缺失,是不少同学就业困难的主因。
4000元月薪是金融专业大四学生小王给自己定出的底线。怎么算出来的?原来他看到身边同学就职外资银行的,最高拿到了8000元,最低也有3500元,“我在班里也是中上水平,怎么也得高于4000元月薪”,于是低于这个数字的岗位一概不考虑。结果,他到现在还“悬”着。
行政专业学生小李,投了20多份简历出去,没得到一份回音。就业指导老师一问,原来小李投给20多家单位的简历一个样,实践经历那一栏虽然填得满满的,但打工、社会调查、实习等拉拉杂杂写成流水账,没啥重点。
国商专业学生小孟一句话,把妈妈吓得不轻:“现在我觉得自己好像是社会上多余的人……”原来,小伙子努力多日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伤心沮丧之下开始自我贬低,后来即使有了面试机会都不敢去了。
此外,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此前在就业、考研、出国等选择中迟疑了很久,直至上个月才下定决心找工作,投出第一份简历,错过了许多大型校园招聘,机会少了很多。
变“刚性”为审时度势
上海大学就业指导专家樊春妹老师指出,部分学生对自身定位有偏差,而且“刚性”太强,不善于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于是成为就业困难生。有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目光只局限在身边几个同学,而没有全面了解就业大市场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人才需求和整体薪酬水平;有些企业的薪酬处于高位,学生若只盯住这类企业,很可能“过滤”掉不少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
在就业技巧方面,专家为大学生“支招”:投递简历时,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要求,应有的放矢地介绍自身优势、特点。比如,金融专业的学生想应聘财务岗位,不妨列举一下自己大学四年学到的财务相关课程及成绩,并在社会实践一栏中重点突出自己实习过程中的相关经历和收获。面试屡屡“碰壁”的学生,可以在接下来的面试中,带支录音笔录下全过程,回去后认真回顾哪里可以改进。
高校开展就业“帮困”
据了解,对就业“困难生”群体,本市高校采取多种方式帮困托底。许多高校要求各院系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原因进行排摸,并“对症下药”。如对心理压力过大、不善与人沟通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对学业有困难,某方面技能欠缺的学生,由任课老师一对一给予帮助和辅导;对大部分就业困难学生,学校有针对性地推荐就业单位。上海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还组织“定向”集体培训,帮助就业“没方向”的学生提高求职能力。
上海大学机械专业毕业生小冯,成绩、实践能力等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可因为不善与人沟通,被多家企业拒绝。在学校就业指导老师的建议和鼓励下,小冯从对着镜子联系自我介绍开始,到跟同学模拟问答,再到跑上街头向陌生人问路,一步一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克服羞涩情绪,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岗位。
目前,不少家长出于“投资回报”思想以及攀比心理,对孩子就业期望值过高,这也给了学生莫大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对此,一些高校专门召开就业困难学生家长会,引导家长们调整心态,共同促进学子就业。
来源: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